學習平易近人的 Workshop—產出有價值的討論

--

想用就用,將工作坊導入工作日常吧

工作坊在工作上有時會被不經意的使用出來,但在零碎的使用下,整體過程沒有一個順暢的流程部署,因此對有些人來說它變成一種飄渺的東西。到底它有沒有操作守則和使用時機呢?

我第一次參與把工作坊視為一個部署過的活動時,是在參與卡內基經理人的課程所碰到,當時它被用為創新會議上的 Brainstorming 工具。而第二次於工作外接觸工作坊訓練,是在 Nielsen Norman Group UX Conference 上,當然那時候就是專為 UX 研究而使用,講師也展現了各種 UX Workshop 的研究方法。

經過不同角度的切入,我發現不同領域需求的組合都使用了工作坊 ,因此我認為工作坊更直白的定義是:一個可以被廣泛利用的討論模式

除了出現在 Affinity Diagramming、Empathy Workshop、Prioritization Activities、Storyboarding ……等已經被訂立出來的「 專有名詞 」研究方法外,任何領域的 Ides 發想、串接、探索,只要你希望用團體合作的方式進行,工作坊模式就可以拿出來運用。而 UX Workshop 就是將這種討論模式運用在使用者經驗設計上。

對於「 討論模式 」還有一種更耳熟能詳的,就是 Meeting。

Meeting 與工作坊這兩者都是一種多人討論模式,但在經歷過數場工作坊後,我認為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:是否為一個平等的交流空間。在平等上,工作坊做到了,它能讓所有人的建議都被重視,讓參與者們可以藉由更多的發想,運作真正的 Brainstorming。

Meeting 討論的隱憂

這邊先從 Meeting 帶入,解析為什麼 Meeting 做不到平等的交流空間。

  1. 在傳統的會議中,Meeting 被先入為主地運用在「 主管與下屬 」或「 老闆與員工 」的討論已久。對一般參與者來說,在一場 Meeting 自己若需要發言,勢必要提出某些有利於公司的東西,或是擁有好的表現 安全下莊,並且避免與握權者產生對立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參與者不敢輕易的發言。(『 請大家盡量提出想法沒有關係 』……這句話你是不是很耳熟 XD )
  2. 基於第一點,既然參與者不敢輕易地提出想法,那麼何來的 Brainstorming 呢?
  3. Meeting 的發言權與決定權落在少數「 握權者 」、「 主持者 」身上,著實變成一場「 請大家來聽我的演說 👏 」的說明大會。這樣的缺點可想而知,就是之後被採用的結果會先透過利益關係過濾掉。
  4. 一次只有一個人在產出的傳統 Meeting = 其他人容易放空沒事做 ( 神遊思考待會吃什麼 )。不小心的放空就會導致跟不上議會進度 → 更抽離議會。
  5. 有時討論會因為上述的因素,遲遲無法下定論,結果會議一直停擺在相同的階段,也無法往下探索更深層的東西(啊~今天的會議又沒有結果了)。

工作坊原理

工作坊的運作原理為 —— 將資訊展現給所有人一起看、一起動手將資訊整理、一起表決結果、每個人提出的想法都會被放在相同的水平上做討論。

為了落實這樣的做法,在執行工作坊的時候,會需要一個大且空白的「 看板(牆上桌上地上)」,這個看板是用來展示所有討論內容的工作區,進行議會的時候,大家會圍繞這個工作區域做討論。看板最好方便接近,這樣大家才有辦法時時在上面寫下自己的想法、做排序、貼記號等各種行為。

  • 運行工作坊的道具很簡單,最基本的只要每人一支筆和一本便利貼(推薦使用再生紙便利貼做個環保)就行了。對於沒有需要 Idea 發想的討論連便利貼都用不到~
  • 發表意見的時候,大家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寫在看板,或是先寫在便利貼再貼到看板。漸漸這個看板就會成為一個豐富的「 Idea 池 」 。
  • 整場討論過程會圍繞著看板進行,大家將一起對上面的內容做討論、整理、排序、票選等多種行為。

工作坊成功之處

  1. 「 保護有想法但不敢輕易發言的人 」,給予發言上的安全感,讓他們增加參與意願。例如當參與者將想法寫在便利貼上,再貼到「 Idea 池 」的整個行為過程,能給予參與者匿名感「 Idea 可被修正感 」
  2. 人會因為不同的思路交織,二次激發出可能原先沒有想到的 Idea ——當所有的資訊都被展示在牆面或桌面的時候,也構成了資訊的平行分享,Brainstorming 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 你的天馬行空是我的靈感激發
  3. 能多人同時一起「 講話 」。工作坊的空間能將「 用口說 」變成「 動手做 」,讓大家可以在同個時段中一起執行產出,效率提升。
  4. 最後, 工作坊給予參與者平等的權利,讓決策不再是少數握權者的期望,終能為公司挖掘出最佳的解決方法

工作坊就是讓大家『 平等行動 』

藉由平等行動來平衡發言的權利、裁決的權利

並且讓資訊能被平行分享

工作坊的主持人只是工具人,非裁決者

想要運行一個富含多元內容且成功的工作坊,首先需要提升大家的「 參與度 」,為了讓大家勇於參與,主持人一開始必須要明確地解說這次舉行工作坊的目的、將會解決的問題。在工作坊的每個階段,主持人都得介紹該階段的目的與規則,在有參與者偏離規則的時候,適時的提醒對方,並掌控工作坊的運行時間。

因豐富而變得錯綜

目前被使用的 UX Workshop 有非常多種,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方法,但也因為變化實在太多,讓人不易掌握每個當下該做什麼;過程又是哪裡接到哪裡;更常發生的情況是整場討論四處擴散收不回來 🤔……。

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?因為許多人對於工作坊的理解模糊,所以才會迷了路。

工作坊過程

不要想得太難,工作坊只是一種討論模式,它只是一系列單向前進的過程。下面我將介紹工作坊的各階段:

工作坊是一系列「 發散 →收斂 →小結 」的過程

「 發散」

在發散階段的討論,是為了挖掘 Ideas 。為了促使更多的想法湧現,「 發散 」階段將以「 不阻止他人 」的中旨來運行,鼓勵所有人提出想法,並且所有提出的想法都不會被質疑,也不該被拿來討論。

雖說發散階段是希望所有人盡可能提供想法,但有時候為了不要讓想法偏離這次想要討論的範圍,主持人也可以先規範一些發想上的界線。

「 收斂」

收斂階段主要是為了把發散的東西去蕪存菁、加以資訊分類,讓整片牆上的資訊可以更有條理。參與者在「 收斂」階段將一起整合雜亂的資訊,重新回顧內容,並藉由一起討論讓彼此對資訊有同步的理解程度。

「 小結」

為了完成討論,大家需要為目前討論的內容做一個小結論。在這個階段,討論不會再增添新想法。大家要做的是對目前的資料做一個確認性的結論,或是找出解決方針

例如針對「 要先設計哪一個功能? 」的「 小結」階段討論時,參與者可以一起比較它們的執行成本、影響程度、帶來的效益等,最後找出答案,決定出到底要先設計哪一個功能。

當然,並不是所有工作坊都有選擇性的討論過程,如果你的工作坊中沒有需要被比較的東西,那麼「 小結」階段就是→ 找出結論

確認目的,然後秉持好每個階段應該要做的事,就可以避免流程亂七八糟跑。

例如我今天工作坊的目的是想要「 蒐集Idea 」,那我就可以從「 發散 」開始;假如我今天已經獲得了一些用戶研究資料,想針對這些「 封閉資料 」做進一步探討,那就可以從「 收斂」開始與大家討論;如果團隊想要討論的是從手上的方法中「 找出最適合的 」,那麼就做「 小結 」階段中的事。

工作坊是一系列「 發散 →收斂 →小結 」的過程,而這個過程可以不斷輪迴。當你從一個主題開始討論,去蕪存菁走到「 小結 」的階段後,你可能突然又發現這個結論可以再延伸出不同的資訊層面,那麼下次你就可以從這個結論出發,開啟另一個工作坊 ,直到你找出想要的答案為止。

工作坊的運行時間可長可短,時間會依討論的主題、資訊量而有所不同,小的工作坊可能幾分鐘就結束;大的工作坊可能橫跨數週。如果覺得資訊量足夠了,那就可以往下一個階段進行或是結束工作坊。

-End

一開始我本來想寫不同 UX Workshop 的分享,但寫一寫發現在「 存粹的 Workshop 」 就寫了太多(啊……),於是這篇就這樣生成了🐻。

最近下雨天氣變很涼覺得心情愉悅。

— 無所事事巷口觀察者

--

--

無所事事巷口觀察者
AAPD — As A Product Designer

使用者經驗分析員 / UIUX 設計師 / 產品設計師 — Weiling。興趣是看書、古典樂、樹木、泡茶。Email: september8150@yahoo.com.tw